儘管中國當代藝術在近二、三十年高速發展,但在中國大陸的藝術機制中仍然缺乏一個重要的部分,即收集丶整理丶保存丶管理和分享文獻和資訊的管道和平台。三十年來產生的文獻資料碩果豐厚,但到目前為止,很多重要的藝術出版物和批評文章,特別是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文獻,還是難以找到。由於總體上忽略對文獻資料的系統化收藏和管理,很多重要資料還分散在當時活躍的藝術家、策展人、批評家等人手中。
作為從事系統紀錄和收藏與中國當代藝術相關資料的機構,亞洲藝術文獻庫深信,保存這些資料對日後的研究及寫作評論等工作極為重要。
「未來的材料∶記錄1980-1990年中國當代藝術」研究計畫包括四個部份︰
1) | 文獻庫研究團隊向個人收集、整理、保存這段時期的重要文獻,讓公眾得以查閱、參考。 這些文獻包括期刊、剪報、照片、錄影、展覽圖錄、展覽文件、通訊、手稿及其他出版物。文獻庫目前彙集了數百本八十年代的出版物,並將一批著名藝術家和策展人的個人珍藏文獻進行電子掃描,數目逾七萬個。 |
2) | 文獻庫與逾75位藝術家、評論、策展人及學者就八十年代中國當代藝術進行深度訪談。超過120小時的訪談錄影可在文獻庫的圖書館裡查閱;而其中節錄片段已上載到本研究計劃的專門網站。 |
3) | 文獻庫以廣東地區的14個訪問為素材,加上其間收集的珍貴文獻材料,製作一部約50分鐘的紀錄片,名為《薩特與鄧麗君–1980年代的廣東當代藝術》。 |
4) | 本計劃設立專屬雙語網站(中/英文),全面介紹計劃的成果,包括採訪片段、重要文獻展示及研究工具,如詳細年表和書目。網站將會成為研究、撰寫、評論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重要參考平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