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文獻庫的成敗關鍵,端繫於其使用範圍廣泛與否。為此,我們敦請各界人士﹝如學生、業內同儕、熱心襄助者及各界友好﹞共同發掘本網站的資源,或蒞臨亞洲藝術文獻庫 ﹝「文獻庫」﹞位於香港的辦事處,且不吝賜教、建言及提供新的信息和材料,以進一步充實文獻庫的館藏。我們十分樂意為您提供各方面的協助,倘若承蒙閣下垂注或指教,我們定當致以衷心的謝意。
文獻庫並非靜態的實體,本項目亦然。無論是收藏新的材料,或是展開新的探索,各種機遇定將紛至沓來。為這個關鍵的初始階段劃上句號之前,我們謹此向各方熱心人士致謝,全賴大家竭誠幫助,本項目方能取得今日的成果。這些團體或人士包括:
贊助者:
何鴻毅家族基金
The W.L.S. Spencer Foundation
Ilyas and Mara Khan
Foundation for Arts Initiatives
參與及捐贈者:
全體75名受訪者
個人收藏主要捐贈者:吳山專、毛旭輝、呂澎、張曉剛、王度、鄭勝天、費大為、王友身、何慶基
亞洲藝術文獻庫項目小組:
項目督導:杜柏貞 (Jane DeBevoise)、徐文玠、黃小燕
項目統籌:翁子健
項目助理:張祺禎、黃慧妍、方琛宇、萬振宇、麥艷琼、黃湲婷、陳穎華
中國研究員:盧迎華、美光 (Megan Connolly)、賀瀟
網絡支援:黎智德、譚婉珊
圖書館:危轉娣、李挽靈、陳基寶、李綺華、許芳慈
紀錄片及錄像製作支援:
Siren Film
Mathieu Borysevicz (YTV Production)
設計:
84000 Communications及其創辦人黃炳培
網絡工程:
Digi3 Studio
網站編輯:
英文翻譯:任卓華 (Valerie Doran)、董曉安
英文編輯:Lizzy Grindey, Clare Morin, Doretta Lau
中文翻譯:易文工作室
中文編輯:黃小燕、毛衛東
最難能可貴的,當屬曾大力支持本項目的藝術家、藝評人、策展人和學者,他們或慷慨捐贈其私人收藏的珍貴材料,或付出了寶貴的時間,有的更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。尤須一提的是75名受訪者,其名錄載於本網站的「訪問紀錄」欄目。若非上述人士傾力相助,本項目斷然無法達成既定的目標。受訪者當中有舉足輕重的中國學者、藝術家、評論人及作家,有的更悉數捐出其彌足珍貴的紀實材料收藏。這批捐贈者包括吳山專、毛旭輝、呂鵬、張曉剛、王度、鄭勝天、費大為、王友身及何慶基。至於上述人士對亞洲藝術文獻庫及我們的使命所寄予的信任,我們衷心感激。文獻庫同儕徐文玠和黃小燕亦孜孜不懈,在項目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,面對着陣容龐大、朝氣勃勃的項目小組,她們依然管理有方、遊刃有餘,並為網站的設計和製作等諸多範疇提供了寶貴的意見。尤須一提的是翁子健所付出的努力,他不僅承擔了整個項目的統籌工作,而且其研究之廣、用功之深和見解之精,從項目材料的整理編撰——尤其是訪談部分——可見一斑。他鍥而不捨、努力不懈和誠摯有禮的態度,贏得了大家由衷的讚賞。此外,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諸位同儕 (尤以Jay Levenson和Gwen Farrelly為甚)同心協力在香港、上海、北京及紐約籌劃聯合發佈會,對此我們尤為感激。最後,我們希望向各贊助機構——何鴻毅家族基金、The W.L.S. Spencer Foundation、Ilyas and Mara Khan伉儷及Foundation for Arts Initiative ——致以最誠摯的謝忱。上述贊助人對文獻庫的使命信守如一,對本項目亦多方支持,我們對此銘刻於心、感念不忘。
亞洲藝術文獻庫董事會主席 杜柏貞 (Jane DeBevoise)
2010年7月23日